發布時間:2025-05-15
瀏覽次數:375
抗震支架是建筑機電工程中用于抵御地震作用、防止次生災害的關鍵設施。以下從客戶常見問題角度,解析抗震支架的規范要求與安裝核心注意事項。
規范要求:
根據《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》(GB 50981-2014),抗震設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筑機電工程(如消防、給水、電氣、燃氣管道等)必須安裝抗震支架。
作用解析:
地震時,未固定的管線可能因慣性脫落、斷裂,引發火災、泄漏等次生災害。抗震支架通過限制位移、吸收能量,確保管線系統完整性,為人員逃生和救援爭取時間。
規范要求:
重力≥150N/m(約15kg/m)的管線:如大口徑給排水管、電纜橋架。
直徑≥DN65的管道:包括消防噴淋、生活給水、燃氣管道。
矩形截面面積≥0.38㎡的矩形風管:如空調通風管道。
防排煙風道、事故通風管道及相關設備:需100%設置抗震支架。
客戶誤區:
“小管線不用抗震”——錯!規范以物理參數為標準,與管線直徑或重量直接相關。
規范要求:
資質認證:產品需通過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檢測,提供抗震性能報告、鹽霧試驗報告(≥480小時)。
材質標準:
主體構件:Q235B及以上鋼材,表面熱鍍鋅層厚度≥45μm。
連接件:8.8級高強度螺栓,配套雙疊自鎖墊片。
設計軟件:廠家需提供專業計算軟件,驗證支架在EL-Centro波等地震動下的響應。
避坑指南:
警惕“低價無認證”產品,地震時支架斷裂將面臨法律責任。
注意事項:
預埋件精度:
混凝土澆筑時需預埋錨栓,位置偏差≤5mm,否則后期擴孔會削弱承載力。
既有建筑改造項目:采用化學錨栓時,需檢測基材強度(C25以上混凝土)。
連接節點:
螺栓緊固力矩需達設計值90%以上,使用扭矩扳手校驗。
鉸接節點需涂抹潤滑脂,避免地震時卡死。
防腐處理:
焊接部位需補涂富鋅底漆,總干膜厚度≥70μm。
潮濕環境(如地下室)建議采用不銹鋼組件。
間距要求:
水平管道:抗震支架間距≤15m(消防噴淋系統需≤12m)。
垂直管道:每層至少1個側向支架,高度≥50m時增設縱向支架。
關鍵檢查項:
支架標識:需標注生產日期、荷載等級、防偽二維碼。
限位器功能:滑動支架需設置雙向限位裝置,防止地震時過度位移。
與結構連接:抗震支架不得與設備基礎、建筑結構柱焊接,必須通過獨立錨栓固定。
隱蔽工程影像:要求施工單位提供預埋件、穿墻套管安裝的全程錄像。
設計階段:委托專業機構出具抗震支架專項設計,明確荷載等級與布置圖。
采購階段:要求廠家提供“一證一報告”(型式檢驗報告、抗震計算書)。
施工階段:安排監理旁站,重點檢查錨栓安裝、扭矩值、防腐處理。
驗收階段: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荷載試驗,模擬地震工況驗證支架性能。
通過嚴格遵循規范要求與細節管控,抗震支架才能真正成為建筑的“生命線”,而非應付檢查的“擺設”。